首页 > 正文

皮肤的组织结构

作者:时间:2016-08-10点击数:

皮肤的组织结构

皮肤由起源于外胚层的表皮和起源于内胚层的真皮两部分组成。皮肤结构分三层:表皮、真皮和皮下组织(浅筋膜或脂膜)。表皮为最外层,由按规则排列的角质形成细胞构成,其基本功能是合成角蛋白,即一种丝状蛋白,起保护作用。真皮为中间层,其基本成分是纤维状结构的蛋白胶原。真皮位于脂肪组织上方,后者由脂肪细胞形成的小叶构成。

一、表皮

表皮属复层鳞状上皮,厚度随部位而已,一般为0.07--0.12mm。表皮是由深到浅逐步转化的,其分层可分为基底层、棘层、颗粒层、透明层、角质层,它反映了上皮细胞在角化过程中的演变。

1、基底层 它是上皮细胞中分裂增殖能力最强的一层细胞,故又称生发层。是一层排列于深面基膜上的柱状或方形细胞。基底细胞分裂周期为19天。新生的基底细胞进入棘细胞层,上移到颗粒层的最上层,约需14天,再通过角质层最后脱落又需14天,共为28天,这是表皮细胞的更替时间。这为表皮移植提供了解剖学基础。

2、棘层 位于基底层的浅面,由4--10层多角细胞组成,细胞表层有许多呈棘状突起。

3、颗粒层 位于棘细胞层浅面。由2--5层较厚的扁平细胞组成。胞质中充满透明角质颗粒,呈均质状,形成多层膜状结构,成为阻止物质透过表皮的主要屏障。此层细胞逐渐固缩,细胞核和细胞器也逐渐退化,为深层棘细胞向浅层角化细胞的过渡层,细胞无分裂能力。

4、透明层 是角质层前期,仅见于手掌和足底表皮。此层失去细胞结构,呈均质透明状,内含透明角质。

5、角质层 为表皮的最浅层,由多层角化的扁平细胞组成。角化细胞的轮廓尚可辨认,但细胞核和细胞器均已消失,水分也大量丢失,细胞内充满由透明角质颗粒与张力微丝相融合而成的角质蛋白,较坚韧,对物理因素和酸碱等有一定的防御作用。角化细胞越接近表层,结合得越不紧密,最后失去弹性而脱落,形成皮屑。

二、真皮

真皮主要由结缔组织构成,其中尚有神经及神经末梢、血管、淋巴管、肌肉以及皮肤的附属器。真皮由浅部的乳头层和深部的网状层构成,但两层之间并无明显界限。全身各部位厚薄不一,一般为1--3mm,眼睑最薄,为0.3mm。

三、皮下组织

皮下组织又名浅筋膜或脂膜,由疏松结缔组织和脂肪组织构成,位于真皮和深筋膜之间,可使皮肤具有一定的移动性。皮下组织是贮存热量的“仓库”,是机体天然的保温层,是缓冲外力的弹性垫。皮下组织中含有巨噬细胞、浆细胞和淋巴细胞等,起到机体防御作用。以外,皮下脂肪充满人体各处,使人体显得丰满而富有柔美圆滑的曲线,充分体现出人体的形态美。

摘自《皮肤外科学》/杨蓉娅、戴耕武、潘宁主编.—2版.—北京;科学出版社,2015.3

上一条:皮肤老化的表现 下一条:七步洗手法
 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激光科 主办 宁医大总医院信息中心 技术支持
联系电话:0951-6743100  邮编:750004  地址:宁夏银川市胜利街804号